返回院网首页
科室名称:消化内科
负 责 人:
床位数量:77
物理位置:门诊四楼 住院大楼八楼十八病区
电  话:0571-86620281
电子邮件:mln6713@163.com
介  绍:
消化科所在单位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整合胃肠病学重点学科、浙江省消化道疾病病理生理重点实验室、中医消化优势学科培训基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专业)博士点、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硕士点。消化科现为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分会主委单位、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委员会主委单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承担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研究生、留学生及成教大量教学和带教工作,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已初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极具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基地。 消化科有各级科研、医护人员39人,其中专职科研人员1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硕士13名,博士5名,省“151人才工程”2名,省卫生领军人才1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有13位同志担任了全国及省级学会的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秘书等职务,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辐射力及影响力。

    消化科有各级科研、医护人员39人,其中专职科研人员1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硕士13名,博士5名,省“151人才工程”2名,省卫生领军人才1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有13位同志担任了全国及省级学会的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秘书等职务,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辐射力及影响力。

    专科作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专业)博士点、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硕士点,近3年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3人,其中在读26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00余名,进修医生10余名。承担本科以上临床教学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国家级及省部级中医药继续教育专题项目培训班,每年培训人数达400人次以上。

消化科建有专病门诊、专科病房(90张床位)、消化内镜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和浙江省消化道疾病病理生理重点实验室。专科设备总值达2581万元。专科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出院3000余人次,年内镜量3万人次,区域外患者比例达50%,中医参与率达90%以上。年业务收入达8300余万元。

学科建设以来,科室临床工作及业务能力稳定提升,区域外辐射能力大大增强,不论是门诊量、出院人次、内镜量、业务收入,还是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及专项技术的开展等都得到稳定的发展。门诊量、出院人次、业务收入逐年增长,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逐年降低,区域外就诊率达40%。目前,本科能开展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消化内科开展的全部专业技术工作: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的诊断及内镜下的各种治疗,如镜下止血、息肉摘除、内镜下染色、EMR、各种支架(包括放射支架)的植入、经皮胃造瘘、PTCD、超声内镜、消化道狭窄扩张术、ERCP+ES术、胰胆管取石、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动力检测、腹水浓缩回输(获三等奖)、14C-UBT、胶囊内镜、LC术中ERCPES术胆总管取石、消化道早期癌肿内镜下剥离切除、内镜下黏膜定标活检(MTB)、新技术无痛内镜、胃间质瘤内镜下挖除术、STERPOEM、超声内镜FNA,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等新技术新项目。每年获医院学科先进奖。

    消化科整体医疗水平处于省内先进,中医院系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主攻方向:(1)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前病变中医药防治及胃癌的风险管理;(2)功能性胃肠病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3)中医药胃肠粘膜保护基础和临床研究。我科围绕3个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临床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和探讨。研究方向曾获得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部十一五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及省自然基金等资助,近五年获科研项目5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省部级课题13项,获得相关成果10余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3, 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近5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5篇,其中SCI 24篇。

吕宾
孟立娜
吴建浓
张骏
蔡利军
包海标
徐毅
黄宣
金海峰
钦丹萍
范一宏
杨叶
姜宁
张璐
赵晶
朱曙东
黄小民
乔樵
张烁
吕宾
孟立娜
吴建浓
张骏
蔡利军
包海标
徐毅
黄宣
金海峰
钦丹萍
范一宏
杨叶
姜宁
张璐
赵晶
朱曙东
黄小民
乔樵
张烁
首页 预约服务 专家门诊 咨询系统 医院导航 体检中心 查询服务 维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