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消毒隔离制度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0-10

一、工作人员管理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换鞋或加鞋套进入病区,不在病人护理区内饮食。

(二)对病人进行各项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三)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接触病人前或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治疗车边悬挂酒精擦手剂(3M手消剂)、摘掉手套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洗手。

(四)每年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是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

二、病人管理

(一)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隔离于单独房间。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隔离于负压病房。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示。房间不足,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病人集中安置。

(二)医务人员不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病人。

(三)对于无禁忌证者,将床头抬高30度。

(四)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每日二次。选用中药配方配漱口水:薄荷、金银花、杭白菊、大青叶,清热解毒、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三、陪客管理

(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二)每天的家属探视时间在下午的3点到330分,家属进病房限制在两人以下。

(三)探视家属进病房须穿着探视服,建议戴一次性口罩,穿拖鞋(由医院提供)。也可鞋外套上鞋套。婴、幼儿童避免进入探视。

四、医疗护理操作流程管理

(一)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手消剂擦手。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选用p碘和酒精消毒穿刺点皮肤。①.外周V短导管(留置针):留置48-72H外周V中长导管:留置2-4周;中心V导管:建议留置3个月;④PICC导管:可留置4周—1年以上。更换敷贴:中心V置管后第一个24h更换一次;2-7天一次(3M透明贴7天一次,连云港敷贴隔天一次,纱布每天一次,留置针使用3M时可不用更换敷贴。敷贴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更换敷贴频率可用W1W2W3表示。怀疑CR-BSI时,应考虑拔除导管。

(二)留置导尿:插管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的损伤。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清水清洁,每日会阴清洁2~3次,采用P碘消毒。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每月一次)和集尿袋(每周二次)

(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者或气管切开者,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一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注射用水。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造成误吸。每日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五、物品管理:

(一)呼吸机及附属物品:呼吸机的外表面用清水湿润纱布擦拭,每日一次。病房内有耐药菌爆发流行时、每一个病人呼吸机使用结束后用75%酒精纱布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用清水湿润纱布。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罐、连接头、延长管、接水杯浸泡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冲洗干净后晾干,按管道连接包装后送压力蒸汽灭菌。

(二)其他医疗设备: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用75%酒精消毒。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三)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定期用75%酒精消毒擦拭。病人出院、死亡后,床单位用臭氧整体消毒机消毒。

(四)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六、环境管理:

(一)层流ICU,气体交换每小时至少12次。负压隔离病室气体交换每小时至少6次。

(二)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不允许出现霉斑。通常用清水擦拭即可,但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有明显标识,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三)地面:所有地面,包括病人房间、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擦。不同房间使用的清洁工具,应晾干分开放置。

(四)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五)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并记录,予以归档保存。

七、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一)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处置地点。医疗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

(二)病人的尿液、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应倒入病人的厕所或专用的洗涤池内。

(三)ICU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不必加盖。